澳大利亚必和必拓集团将在澳大利亚投资大约100亿美元于矿石和煤矿作业。
市属国有煤矿较为集中的区县,还可增设国有煤矿安监科,承担市属国有煤矿属地监管职责。继重庆市煤管局和重庆煤监局合署办公后,重庆市煤炭行业再现重大体制改革。
据煤监局通报,预测到2015年,重庆市煤炭需求量达7300万吨/年,而全市煤炭产量仅4000万4500万吨/年左右,缺口达2800万3300万吨/年。会议还透露,年产100万吨以上和煤矿灾害特别严重的区县煤管部门,将设置煤管、煤监、宣教、信息调度与应急救援等业务科室。年产100万吨以下的,至少设置煤管和煤监等业务科室。副市长刘学普出席会议。除此之外,全市261个产煤乡镇街道,则由安监办履行监管职能,重点产煤乡镇有必要的,可在综治办增设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
昨日,记者从全市煤炭监管体系建设推进工作会上获悉,重庆市30个产煤区县将全部设立煤炭工业管理局,261个产煤乡镇也将增设煤矿监管机构。会议要求,今后各产煤区县未设煤管局的将一律增设,原则上在当地安监局增挂煤管局牌子职工人均年收入力争达到7万元以上。
四、统筹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能。他强调,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坚决克服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的好人主义、本位主义和形式主义等不良现象。会议同时表彰了十一五人力资源规划实施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动员矿区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全力开创十二五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新局面。建立培训立体交叉网络,建立宽带薪酬制度,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建立完善人力资源各项制度和工作机制。
知实情、出实招、干实事。袁兆杰宣读了表彰决定。
原煤生产人员人均年提供原煤量700吨以上。中、高级工以上技术工人达到5万人,其中技师和高级技师达到4000人。对此,十二五期间,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到十二五末,各类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1.5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1万人。
会上,童亭矿、祁南矿和涡北矿分别做了经验介绍。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调整人力资源结构。要把大力实施人员素质提升工程作为十二五人力资源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跟得上、盯得住、攻得下。
人员结构进一步优化,三多一少矛盾基本解决。淮北矿业机关各部室负责人,基层单位主要和分管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
煤炭洗选、铁路运输用工总量基本持平。会议认为,自2007年以来,矿区上下按照淮北矿业的总体部署,迎难而上,开拓创新,扎实推进煤炭主业人力资源规划纲要的实施,取得了良好成效。
王明胜充分肯定了十一五人力资源规划实施取得的成绩,要求矿区各单位要认真总结经验,发扬成绩,用心、用力、用功,切实抓好十二五人力资源规划实施。各单位领导尤其是党委、行政一把手,要按照勤学习、善思考、勇创新他要求,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一、严格控制用工总量,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各单位领导尤其是党委、行政一把手,要按照勤学习、善思考、勇创新。原煤生产人员人均年提供原煤量700吨以上。二、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
三、切实加强职工培训,提高人力资源素质。3月30日,淮北矿业煤炭主业十一五人力资源规划总结表彰暨十二五人力资源规划启动实施会议在会议中心召开。
会议认为,自2007年以来,矿区上下按照淮北矿业的总体部署,迎难而上,开拓创新,扎实推进煤炭主业人力资源规划纲要的实施,取得了良好成效。十二五是国家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淮北矿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煤炭洗选、铁路运输用工总量基本持平。淮北矿业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明胜,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国建,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袁兆杰,股份公司总经理李伟,淮北矿业副总经理王世森、程真富及股份公司副总经济师庞长生出席了会议。
跟得上、盯得住、攻得下。王明胜充分肯定了十一五人力资源规划实施取得的成绩,要求矿区各单位要认真总结经验,发扬成绩,用心、用力、用功,切实抓好十二五人力资源规划实施。会上,童亭矿、祁南矿和涡北矿分别做了经验介绍。对此,十二五期间,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经费单位及公司机关在岗职工总量压缩10%以上。袁兆杰宣读了表彰决定。
要把大力实施人员素质提升工程作为十二五人力资源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听招呼、守规矩、做表率45字要求,强化执行力,抓好工作落实,确保十二五人力资源目标实现。
他强调,实施人力资源规划,要加强领导,实行严格的激励问责制度。会议回顾总结了十一五人力资源规划实施以来取得的成绩,分析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十二五人力资源规划实施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四、统筹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能。职工人均年收入力争达到7万元以上。知实情、出实招、干实事。会议同时表彰了十一五人力资源规划实施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动员矿区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全力开创十二五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新局面。
会议提出了十二五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目标是:用工总量控制在9.3万人以内,其中,26对矿井用工总量控制在7.8万人以内,做到原煤产量增加2000万吨、用工总量增加1万人。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到十二五末,各类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1.5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1万人。
中、高级工以上技术工人达到5万人,其中技师和高级技师达到4000人。他强调,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坚决克服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的好人主义、本位主义和形式主义等不良现象。
讲团结、顾大局、敢担当。人员结构进一步优化,三多一少矛盾基本解决。